close

新店溪河運與灌溉的故事                                               

                                                         彭美里

   河運的故事

    早期新店陸運未開發,新店溪蜿蜒流經全境,水位高,水量充沛,所以新店溪流域的交通以船運為主,新店,萬華、新莊之間靠著船運搭載乘客,運送貨物,暢流無阻。貨物集中上岸的地方,集結成市,興建店鋪,繁榮地方經濟。

    根據「台北縣志」:新店的船渡開始於1881年。新店溪共有大坪林渡、新店渡、灣

潭渡、小粗坑渡、直潭渡、塗潭渡、磺窟渡、小坑渡、廣興渡、港仔嘴渡、水尾渡、網

尾寮渡、景尾渡13個渡口。除了港仔嘴、水尾、網尾寮、景尾、其餘9個在新店市。

日治時期,1896年(明治29)日軍即派工兵開山鑿路,但遇到洪水就斷絕船路,

於是1907年(明治40),深坑廳另闢一條從新店到屈尺長約5.5公里寬12公尺的道路。

1936年(昭和11)再拓寬路面,至1941年(昭和16)烏來龜山段竣工,遂成為新店通

往烏來必經之路9(今新烏路)。方便的陸路交通取代了渡船,加以1987年翡翠水庫蓄

水後,青潭堰以上地區被劃入特定水源保護區,新店溪水域不得行船,目前只有在特定

水源保護區之外的新店渡,為了方便灣潭地區的居民,還在新店-灣潭之間相對渡,其

他渡口皆已廢渡。

 

大坪林渡

位於店仔街,溪園路101巷。往來於店仔街-挖仔橋下溪畔之間,所以又名「挖仔渡」。早期新店溪水量充沛時,可航行至萬華、新莊之間。由於貨物在此上岸,集結成市,造就了商賈往來,居民採購民生用品的「店仔街」。

一般的說法,新店溪的船渡開始於光緒7年(1881),但大坪林渡卻在乾隆29年(1764)之前,已是淡水河運的重要港口。立於乾隆29年(1764)的新莊『慈祐宮渡稅店租額碑』,碑文上刻有「大坪林渡頭每年納銀六兩六分」的字樣。由此可知,大坪林渡早在乾隆29年(1764)之前,已是往來新莊的重要渡口。

 

新店渡

位於開天宮下方,往來於對岸灣潭之間。新店渡最初形成於嘉慶(1796~1820)、道光(1821~1850)年間。由於新店渡在碧潭東岸將貨物集中上岸,集結成市,興建店鋪,為與大坪林「店仔街」有所區別,遂名「新店」。光緒11年(1885)劉銘傳在屈尺成立撫墾支局,漢人在新店街和原住民交易,新店渡成為進入北部山區的重要渡口。

 

灣潭渡

位於海會寺下方10公尺溪畔,對渡於灣潭-直潭之間,為灣潭通往直潭的重要渡口。灣潭人可從此渡船前往康雅崙、下石厝,乃至磺窟、廣興等地。早年先民拓墾灣潭、直潭與屈尺,係由新店渡船頭渡船過溪,並沿著一條崎嶇山徑進入烏來。向北則經灣潭、新店渡,抵新店,進入台北地區。但渡船在一次颱風中遭大水沖走後,已停止營運。

 

小粗坑渡

位於小粗坑發電廠出水口下方溪畔,對渡於小粗坑-灣潭之間,順著山勢行走「屈尺古道」抵伸丈坂,經慈雲禪寺旁山路再下屈尺進入烏來,是聯接進入山區的重要渡頭。

 

直潭渡

位於金龍路行啟紀念碑附近下方溪畔,對渡到直潭淨水廠。早年直潭墾民要到新店,通常自直潭渡渡船過溪,攀越大笨山(和美山)與灣潭山之間谷地,至渡口搭船往新店街,此段翻山越嶺的路徑,稱為「過嶺」。

 

塗潭渡

位於新潭路二段120巷,對渡到情人谷上方直潭國小。尤其在磺窟渡發生學童溺斃慘劇後,磺窟渡廢渡,是塗潭、磺窟地區學生上學、放學的唯一渡口。在70年代還為直潭國小學生對渡。

 

磺窟渡

位於新潭路磺窟口下方溪畔,對渡到下石厝川流精舍。上下船處有大石塊,上有仙人足印。下方水深,曾發生學童溺斃慘劇;故校方禁止學童在磺窟渡搭乘渡船,改乘塗潭渡船,磺窟渡遂廢棄。

 

小坑渡

小坑位於東獅子頭山東側的小坑山中,有小溪注入新店溪,由於水量少,比北側的磺窟溪和南側的平廣溪還少,故名「小坑」。

  因交通關係,小坑與坌角自古即與廣興與屈尺往來頻繁,尤其日治時代,屈尺有戲

院、餐廳、雜貨店、公學校等,小坑及坌角的居民採購民生用品,即自小坑渡乘船過屈尺。小坑渡頭位於小坑二路開靈慈隱寺下方小坑口,對渡於小坑口-濛濛湖之間。小坑、坌角居民從小坑口對渡到濛濛湖上岸,走頂石厝路可到屈尺,走下石厝路可到直潭。

    陸路便捷後,自七十年代起碧潭以南的水域紛紛廢渡,小坑渡也不例外,目前僅存渡頭。渾然天成的小坑渡頭,想像乘上竹筏,航行在波光粼粼、湮波迷濛的溪湖之上,可真是美事一樁。

    有趣的是,昔日的擺渡人不愛說話,船客的問話,也多不回應,於是有了「啞巴」的綽號,所以小坑渡也被稱為「啞巴渡」。

 

廣興渡

    新店溪最後一個渡口。位於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戲台下方溪畔,經如詩如畫的濛濛湖

對渡到雕彼岸。走頂石厝路可到屈尺,走下石厝路可達直潭。廣興因位於新店溪左岸山

區,對外交通不便,廣興渡遂成為廣興聯外的捷徑。

新店溪中游渡口分佈圖

灌溉的故事

築壩開圳灌溉水田

乾隆5年(1740),郭錫瑠為了築圳引水灌溉大台北地區的水稻田,在青潭溪和新店溪會流處「斗門頭」築壩開圳,在岩壁下鑿穿引水隧道─石硿。

石硿工程難度高,加上工人常遭受泰雅族人的伏擊,屢次失敗。乾隆17年,郭錫瑠得到大坪林五庄墾戶的協助,費時八年終於完工。郭錫瑠將新店溪水引進圳道,流經大坪林五庄,並在景美溪上架設木梘,引新店溪水渡過景美溪,灌溉大台北地區的水稻田。郭錫瑠去世後,兒子郭元芬在大宅庄(碧潭)另設圳頭,引水渡過景美溪。從此,由青潭經大坪林至景美溪南岸之水圳稱為「大坪林圳」。後人為了紀念郭錫瑠父子築 圳造福地方的功勞,把自大宅庄經景美溪至台北市的水圳稱為「瑠公圳」。

瑠公圳不僅促進了農業發展,也帶動工商繁榮,對大台北的貢獻厥功至偉。

大坪林圳
    清乾隆5年(1740)郭錫瑠至青潭口,即青潭溪與新店溪會流處上方,見溪水豐沛,地勢高,且溪流寬度適中,施工較容易,認為可在青潭溪築壩攔水,導水入圳,經大坪林灌溉景美、臺北平原,便在入水口「斗門頭」導水入圳。日治初期,明治37年(1904)修繪「臺灣堡圖」時,便在青潭口標列「斗門頭」的地名,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在青潭溪築壩攔水後,至今日開天宮下方需鑿穿一條長約200公尺的引水隧道-石硿。不僅工程艱困,加以地屬烏來泰雅族部落的獵場,開圳築埤工人時常遭受泰雅族人的伏擊,威脅頗大,屢次興工,均告失敗。
乾隆17年(1752),大坪林五庄的地主蕭妙興、朱舉、曾鎮、王綸、簡書、陳朝誇、吳德昌、江游隆、林棟材等,合股開墾大坪林,與郭錫瑠合作,以「金合興」為墾號,合股同夥墾地,彼此交換地權。蕭妙興等人同意郭錫瑠在「獅山邊大潭」(碧潭)築壩攔水,利用大坪林五庄的土地築圳灌溉臺北平原,而郭錫瑠也將原先經營青潭溪挖鑿石硿工程交由蕭妙興等眾人接續,自乾隆18年至25年(1753~1760),在「地險番猛」的惡劣環境下,冒著生命危險,胼手胝足,一錘一鑿,歷經七年,始完成石堤、石硿工程。之後繼續開鑿大坪林平原上的公、私水圳,灌溉大坪林圳五庄農田460餘甲,於乾隆27年(1762)全部完工。
大坪林圳鑿成後,除了大坪林五庄因農地水田化,農業經濟發展欣欣向榮外,青潭埤頭一地也因而獲致開闢整頓,開啟漢人跨越新店溪契機。

瑠公圳

郭錫瑠去世後,兒子郭元芬在大宅庄(碧潭)另設圳頭,引水渡過景美溪。從此,由青潭經大坪林至景美溪南岸之水圳稱為「大坪林圳」。後人為了紀念郭錫瑠父子築 圳造福地方的功勞,把自大宅庄經景美溪至台北市的水圳稱為「瑠公圳」。

瑠公圳不僅促進農業發展,也帶動工商繁榮,對大台北地區的貢獻厥功至偉。

永豐圳與安坑圳

清朝乾隆初年,墾號「林成祖」利用新店溪的水源開鑿永豐圳,在碧潭築堰取水,至乾隆18年(1753年)全圳鑿成。初期主要灌溉地區包括南勢角、枋寮庄,灌溉田一百九十餘甲,工程浩大貫穿尖山]。乾隆18年(1753年)碧潭對面的大坪林五庄庄民把碧潭水源換給郭錫瑠後,林成祖墾號所闢的永豐圳將水源移往上游。到了乾隆60年(1795年)由張仲裔領導出資,和林登選合夥,以乾隆18年(1753年)以後荒廢的永豐圳故道為基礎,開鑿安坑圳,分享碧潭水源,灌溉外五張庄、赤塗崁一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新店文史館 的頭像
    新店文史館

    92故事巷─新店文史館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