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亙長高大的長堤,巨龍般矗立在新店溪岸,護衛岸上居民,免於水患之苦。
早期新店常遇水患,日本治台後,以明治44年(1911)8月和大正13年(1924)8月5日的兩次水患受創最為嚴重。
為了防範水患,臺灣總督府於1925年1月開築新店溪堤防,6月13日竣工。全長共1313間(一間=1.818公尺),分成一號堤防與二號堤防。一號堤防全長468間,在碧潭沿岸以石堤混泥土胸牆圍繞新店街。二號堤防是十二張至十四張的土堤,全長154間。兩道堤防外側都加設鐵線蛇籠補強。
堤防一號起點在開天宮下方大坪林圳出水口附近,刻有紀念石碑,石碑刻字:中間「新店堤防一號 巨离50間」,左方「大正十三年十二月」,右方「總督府內務局」。瑠公水利大樓後方亦設置界址碑一方,但大部分被掩埋,只露出小塊頭部,不易辨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