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店老地名---以安坑地區舉例說明
一、依據:
1905年「台灣堡圖」,安坑庄標示的聚落。
二、安坑地區發展簡史:
1、清乾隆初年,林成祖率眾至今日安坑大坪腳挖築圳道, 引新店溪水穿過尖山,灌溉今南勢角中和地區。
2、1753年(乾隆18),林成祖把永豐圳水源再往上移 先人開墾的腳步也從中和南勢角一帶進入暗坑。 墾
民的腳步沿著五重溪開墾,內、外挖仔、 大楠坑、 石頭厝、柴埕、十四分一帶約在乾隆初期就已開墾
成田。再以公館崙為界,分內五張庄、外五張庄兩 大區塊,公館崙以東外五張庄,屬五重溪下游,包
含頂城、下城、柴埕、公館崙。以西則為內五張庄,屬五重溪上游,包含車子路、頭城、二城、三城、
四城、五城。
3、安坑開墾之初,因該處林木蒼鬱,谷地陰暗不見天日,因此稱為(暗坑仔),墾民在此篳路藍縷,鑿圳
墾地,在外五張庄灌溉系統完工之時,林登選認為其名不雅,改名為安坑。
三,老地名的形成
- 地理環境
- 地形地貌
- 產業結構
- 生態歷史
- 故事傳說
- 防禦工事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