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小粗坑電廠 2014/8/13袁芝蘭
小粗坑電廠全景
台9甲線是通往溫泉之鄉的烏來唯一必經之路。為了泡湯,可能你心急如焚,怨懟這條九彎十八拐的公路太長太遠,車輛飛馳了好久怎麼仍未抵達? 然而,這途中你已不經意地錯過了好些秘境卻渾然不覺。
台車道已闢建為產業道路
行經小粗坑橋時,右側有一小徑,昔日是一條蜿蜒的台車道,承載著輸運山區木材、煤礦、茶果等產業的重責大任。因後來四通八達的公路闢建,無遠弗屆的汽車業迅速發展,導致台車的沒落。輕軌逐漸拆除,呈現出一條悠遠的產業道路。平坦、幽靜、隱於青山綠水間、藍天白雲下。這條路繞到直潭、新潭、直達碧潭。
來到永興路25號,你會看見一座依山傍水、小巧玲瓏、古色古香、外貌清秀,有如綠中紅蕊般的巴洛克式的建築物。那不是地方名仕的別墅公館,也不是古典有致的宮廟。那是芳齡逾百的小粗坑水力發電廠。
小粗坑電廠1909年(明治10)竣工,供應基隆、北市等地照明電力。入口山牆上有一山形牆面,是當年台灣總督府的「台」字徽號。今雖以鐵皮屋樣式做了部分整修,難能可貴的是,並未減損她的嬌豔身影。日式風格的小窗,屋頂如鐘樓的通風氣窗,好別緻。
繞到正前方,會看到一座感恩橋。以前是小粗坑吊橋,1974年(民63)因不堪使用而改建為現今的混凝土橋。這可是出身直潭的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叔父王溪圳出錢出力所建。也為地方傳為佳話。
感恩橋
既然是一個靜謐的幽地,怎麼老是聽到一陣陣急切狂瀑之聲? 吵得耳根子不得清靜。循聲尋索,只見白花花的水浪沖激成一大串尾水,旋又急湍湍地鑽入新店溪,掙脫而快地奔流而去。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完成了發電的關鍵任務,機輪順利的運轉了。不久北台、基隆、金瓜石都能在夜間大放光明。
百餘年來,這別墅式的美麗小屋,就這樣持續地、反覆地製電,堅守著她一向的風範。伴隨著有年歲的感恩橋、古老的台車道、四季蒼綠的樹景,她,活力地ing放電。
踩著輕軌的舊跡,你對這莊嚴又浪漫的粉紅小屋,投以深情的凝視,心中必泛起無限的敬意。
電廠山牆有台電徽誌
電廠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