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流金歲月~十四張老記憶的故事

大坪林是新店開發最早的聚落,形成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與寶斗厝五個庄頭,十四張位於大坪林以西的新店溪邊,在清乾隆29年(1764)新莊慈祐宮的石碑上刻有大坪林渡頭繳納稅銀的記載,此處所提的大坪林渡頭是指現今十四張店仔腳,也是民生路86巷底土地公廟【斯馨祠】後方大樹下,由此可見證十四張早期是個重要的交通樞紐,而店仔街也曾因渡頭商賈進出頻繁,形成一個小街市,乃是新店最古老的一條老街,而今因河道改變,風華凋敝,猶若美國西部電影的荒涼小鎮的街道一般,其間斯馨祠最古老的土地公廟,廟內仍保留清乾隆44年(1779)的建廟捐獻石碑,乾隆48年(1783)的香爐,廟的命名,斯馨二字取自唐代詩人劉禹錫陋室銘的詩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之意涵,另有耆老稱,其乃河洛音,思鄉轉化而來!

民國五十二年,達雲新村為安置景美溪埔的採石人家(多數來自台灣南部北漂的下港人)與海南島退守來台的軍人,房舍面積從320坪不等,由於語言和風俗習慣與當地十四張的劉陳連鄰各家經常發生糾紛,態度上過於強勢,故被在的人戲稱【土匪庄】,達雲乃當時台灣省主席黃杰的字號,之後因行政區域重劃為和平里,乃改稱為和平新村。

在十四張有許多老房子,這是泉州府安溪人劉秉盛派下的劉丹夫與劉寶夫的後裔,其中劉丹夫的次子劉祖境(美卿)有六房,又稱劉六記,「博後高明悠久」,因新店溪水患,1924年重建,其中博記早已遷出,高記〜民生路196號,高明配天為善為寶,記述聖賢孝悌當先,厚記〜民生路92號,保有對聯「厚馴虎政才高二陸,記事珠光望種南陽〜厚政文才德澤長,彭城衍派一支香,裔孫幸產中華世,記述貽漢百代昌」,明記〜民生路126號,仍保有水患下的古門樓,除保門聯「寬佈慈雲年豐人壽,記霑法雨佶馥蘭馨」,並有橫批「藜閣留輝」取自唐朝劉向燃藜夜讀的古訓!悠記〜民生路110號,留有橫批〜惟德是繫的明訓,久記,已遷往台灣花蓮;至於留寶夫派下有抗法名將劉廷玉(文山第一名人)與劉廷番(清撫番名臣),在他們留下的三落厝(1913年重修)中有對楹聯「祖宗長佑子秀孫賢,東西漢宗室子孫傳,佛力永扶家安室吉,大水發科元及第」。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