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先民蓽路藍縷開墾家園,依水是生活必需,有溪水就可能有旱澇,需要維持水源充沛又要避免水患、交通阻隔不便,如何護水築堤考驗先民智慧,而就地取材,以竹子編成箱籠填石,築壩、築堤保衛鄉土,就是先民的生活體現。石籠、箱籠現代仍是常見的生態工法,用來修路、當擋土牆或是堤防,只是前人用竹子今人改以金屬網填砂石鞏固邊坡、河岸堤防,甚至在籠中填土石草籽,使蛇籠長出植栽,不僅鞏固坡堤更有美化景觀效果,

  1923出生的耆老鄭定爐,是新店溪擺渡有證照的第一人,也是創建草茅地母宮的住持。他曾與妻子兩人參與新店溪竹蛇籠攔水工程,要先用桂竹編豎籠、魚尾叉籠,再置築堰堤位置放好,填入溪石。新店文史館放置的竹蛇籠就是他所編製的,他說:

豎籠

圓柱形竹蛇籠是用60根6.5公尺長的桂竹,每隔75公分以剖開的桂竹做緯,將他們編成一根直徑1.8公尺粗的圓柱,再將編好的圓柱形竹蛇籠,豎立兩排放置溪中,裡面填入石塊或卵石,築成攔水的堤壩。這些圓柱形的竹蛇籠因為是直立放入溪中,叫做「豎籠」。

魚尾叉籠

漏斗形竹蛇籠是用36根長3.5公尺的桂竹,每隔75公分以桂竹做緯,編成頭大尾小的漏斗形竹蛇籠,內放石塊或卵石,平放在豎籠的下方做為護坡。這些漏斗形的竹蛇籠因為形狀像分叉的魚尾,叫做「魚尾叉籠」。

木工沉床

攔水堤建在溪中容易被水沖損,所以建造竹蛇籠堤壩時,必須先在溪底挖一道溝,深1尺寬12公尺,用松柏樹幹做成橫直交叉的沉床,再以石塊填平做水壩地基,穩固溪床,鞏固堤壩,沉床的上方才放置兩排豎籠,豎籠的外方再以魚尾叉籠作為護坡連成一條長堤形的攔水壩。

竹蛇籠縫隙多,築好壩體再用小石塊、砂石填補。據鄭耆老口述,壩堤留有水道讓船通行,平時兩岸居民為求便利,節省渡船費用也以此為便道行走兩岸。

  「竹蛇籠」名稱首見1993年出版的「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會史」,在此之前,地方稱之為「石笱」。因修繕維護費高,1970年左右瑠公抽水站興建,竹蛇籠失去攔水功能後走入歷史。

 

圖片:瑠公農田水利會會刊

資料:新店溪水天上來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