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張在早年水路交通興盛的年代,就已擔當著墾民門進出大坪林的守門重任;店仔街也因店仔腳的大坪林渡頭商賈往來頻繁,逐漸形成一小街市曾經繁華一時。在六十年前大坪林仍維持著綠野平疇的農村景貌。
1980年新店鎮升格為市,各項建設開始快速發展,連帶著十四張的周邊地區也動了起來;整個十四張內部(農業區)就成了一處被歷史遺忘的「邊陲場所」、「失落的空間」。
 

時代的腳步永不停歇地往前邁進,經台灣省政府核定要進行和平社區以南的區段徵收,以闢建成十四張開發區;內規畫有:公園、學校、住宅、兒童遊樂區以及歷史公園區將十四張的四座古蹟原狀重建於此地(斯馨祠、劉氏宗祠、利記公厝及三落厝)

 


2004年政府積極進行的新北捷運環狀線計畫,於2012年年初起溪邊寮及店仔街進行拆除,

 


201311月斯馨祠與古碑也拆遷暫厝於捷運車站邊的橋柱底下,
2015年年初和平社區以南、中央新村以北的區域為了都市重劃開始整地拆除地上物。

 

 


店仔街:新店地區最早的市街,早期有渡口,大坪林渡渡頭形成貨物集散地,因而商旅雲集店鋪櫛比,因而稱之「店仔街」。
街上有斯馨祠(1779)、劉氏宗祠(1937年建,1962年增建)

 

 

2012年環狀線捷運施工,斯馨祠的捐獻碑與劉氏家祠拆移至新建的歷史園區外,其餘悉數拆毀店仔街自此走入歷史。

 

 

利記公厝:大約建於1800—1816年間,為一進四護龍帶兩院門的翹脊大厝,兩道院牆將前院分為內、外埕正身面寬三開間。也拆移至新建的歷史園區內,原貌回復。

 

 

六記堂:劉氏家族在十四張的土地大部分是劉金士派下的各房子孫所居住,尤其以大房劉丹夫的子孫為多;劉丹夫次子劉祖境下有六房分別以博、厚、明、高、悠、久等為號又以「六記」稱之。六記原僅存的古厝由北向南坐落依序為厚記、悠記、明記、高記;博記子孫早已遷出分散各地,久記子孫在日治時期則遷往花蓮發展。古厝保存較為完整的是明記與高記,均為一進二護龍格局。明記有一門樓相當珍貴,族人說這座門樓比房厝的歷史還久,因為這裡的古厝都是在1924年新店淹大水以後重建的,為獨門樓沒被大水沖毀,經歷百年依然挺立。

 

 

三落厝:起造年代是1886年,但在1912年遭新店大水沖毀目前所見是1913年重建的,重建的時候只剩下兩落了,不過地方上的人還是習慣稱它為三落厝。其保留了閩南四合院建築風貌,屋子正前方有一廣場,左側有高大的椰子樹,四周有刺竹林圍繞正門前方尚留有旗杆座。三落厝採馬背屋脊頂,屋頂中脊除使用柳葉磚通風外並有剪黏裝飾;山牆有泥塑裝飾,右護龍山牆除泥塑外還有綠色陶瓷方窗。拆移至新建的歷史園區內,原貌回復。

 

 

陳氏古厝:陳氏祖厝原來是茅草房舍,因靠近新店溪在1924年的大水沖毀才重建成現狀;為一三合院落,門楣上刻有德星煥彩」的古厝,一座漂亮的閩南式一條龍傳統建築,有三階石板台基,左右石牆樸實古意,在民宅中顯得特別突出。

 

 

林厝四房:林厝在十四張地區(原中央路78巷內)共有四間古厝,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四房林章燕的祖厝十德遺風」;此厝馬背山牆院落格局完整,古樸無華傳統民居風味濃厚,當為十四張民居中十分凸顯的建築 。

 

 

至此十四張的農業區僅存和平社區到中正路到民權路的一小塊等待開發。
我們期待著十四張捷運及開發區的未來再次為十四張地區帶來往日的繁榮景觀。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