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大坪林的故事 林幸慧 撰稿/新店文史館資深志工   

       從台北市沿著羅斯福路南行,過了景美橋就來到新店的大坪林。早期還沒有「新店」這個地名的時候就有了「大坪林」,大坪林未開發前是台北盆地東南緣進入山區前的一片平坦樹林,先民就以地勢稱它為「大坪林」。

       先民沿新店溪入墾,早年新店溪河運發達,根據新莊慈祐宮裡的香燈捐獻紀錄來看,「大坪林渡」在乾隆年間已是重要的渡口,成為墾民進出大坪林的門戶,大坪林七張、十二張、十四張、二十張及寶斗厝等五庄,也在這時逐漸形成聚落。

       大坪林渡位在十四張店仔腳一帶,當時通行淡水河的船隻,先在新莊的慈祐宮前的碼頭卸貨,再分裝到小船上溯新店溪,在大坪林渡上岸,在店仔腳頂的「斯馨祠」前形成一個市集,故稱此市集為「店仔街」,是當時大坪林最熱鬧的地方。

 店仔街拆除前原貌.jpg  

  • 上圖  店仔街拆除前原貌

       斯馨祠是新店地區最古老的土地廟,先民們為感念神明庇佑,於乾隆44年在店仔街尾建一座土地廟「斯馨祠」,供奉福德正神。「斯馨祠」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說由河洛話「思鄉」轉化而來,藉此緬懷故鄉;另一說法是取自劉禹錫的《陋室銘》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馨祠的神像、香爐及捐獻碑是目前所知新店地區最早留存下來的珍貴文物,可惜十四張將開發為新北市環狀捷運機場,這些珍貴的文物是否能夠繼續保存則不得而知。

斯馨祠早期原貌.jpg  

  • 上圖  斯馨祠早期原貌

來自福建的思馨祠土地公婆神像、香爐.jpg  

  • 上圖  來自福建的斯馨祠土地公婆神像、香爐

       大坪林五庄的庄民與郭錫瑠交換水源後,完成大坪林圳的開鑿,自此大坪林地區的旱田變成水田,農作生產力提高,庄民生活漸趨安定,大坪林的開發面積由北而南到達碧潭(早期稱為獅山邊大潭)附近,之後,「新店渡」成為進出山區的重要門戶,於是沿著新店溪岸蓋了許多商店,儼然成為一個新的市集,於是「新店」的地名由此而來。另一說法是:因1924年的大水,大坪林頓時成了水鄉澤國,房屋幾乎全毀,災後商人重新在新店溪岸蓋起了新的商店,「新店」地名於是不脛而走,「新店街」也慢慢取代了因河運沒落而逐漸式微的「店仔街」。

    民國60年代,隨著台北都會區的發展,大坪林因地理位置成為台北市的衛星市鎮,建商大量在大坪林興建公寓,促使外來人口增加,1980年新店鎮升格為新店市。1990年後隨著北二高、捷運、快速道路等相繼完成,讓大坪林開始轉變:翠綠的稻田消失了,靜謐的羊腸小徑、縱橫交錯的圳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繁華熱鬧的城鎮,快速便捷的交通。

北二高新店交流道.JPG  

  • 上圖  北二高新店交流道

       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大坪林十四張始終保持著「與世無爭」的田園風光,可惜敵不過「都市計畫」這隻怪獸的大嘴,十四張即將被吞噬,目前已在十四張開築「新北市環狀捷運線及機場」。不久的將來,大坪林就會成為一個交通便捷、生活水準高卻保有「碧潭」青山綠水、綺麗風光的好地方。

十四張風光─柚子園.jpg  

  • 上圖  十四張風光─柚子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