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的故事

  華夏民族以農立國,遷徙到台灣的移民,也將故鄉的生活模式複製到新居地。當他們因著地利渡過黑水溝到北台灣,沿著淡水河素瘤到達新店溪沿岸落地生根,為著肚腹生存,糧食是最早的耕作需求,番薯落地蔓生,生長快速可養人養豬,新移民的首選,其後才是稻米耕作。

  文史館中的農耕器具,犁:

以赤牛或水牛等畜力為動力,以人手扶犁,在人畜合作下,用於翻土、作畦、培土及開溝等工作,適合植床準備工作之第一階段使用。

 

秧船

插秧時,把秧苗放置桶內,可隨農夫把秧苗植入土中,秧船隨農夫移動而移動。可增加工作效率。

秧指

播秧筒銅又名秧指或蒔田管,農夫插秧時用的指套,套在右手拇指上。前後兩端呈橢圓狀,更早以前,金屬製品尚未發展之前,是用竹子做的,後來有銅製和不銹鋼製。

 

風鼓:功能在篩選稻穀,分類出好的穀(飽實)、壞的穀(空殼、損傷、枯萎、未實),以及其他雜質(稻芒、草、碎石粒、灰塵)。使用人力、風力與重力,在風鼓吹送風力、風道分流下,依重量將穀物吹落在不同遠近的位置。在風道下方,設有第一口及第二口,使較佳的榖粒自此二口流出,不要的雜物則自風道往外吹出。飽實較重的穀子落在近處,較輕的(空殼、壞穀、其他雜質)則會落在遠處,完成選別。操作時,需有多人一起共力協助,如:一人負責用畚箕將稻穀裝盛好,倒入風斗/漏斗(重力);另一人負責搖把手,產生風力鼓吹,經由穀風室不同的風道,分別出不同穀況;第三人則用稻扒將篩出的穀扒到一側收集。

-文物資訊參考自新店文史館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