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林圳常被誤列入瑠公圳範圍,導致誤解原因有二:

  一、開鑿初期兩圳共用水源

  二、日治時期管理組織合併

瑠公圳的開發與大坪林圳

1740郭錫瑠青潭溪口開鑿水圳

1753大坪林五庄接手開鑿水圳

1757拳頭母大坪林官莊設立

1760完成石腔引水道

1761木梘水橋橫渡景美溪→瑠公圳

1762輸水灌溉台北大安、松山→瑠公圳

1762~1765大坪林大小圳道,呈請清丈定界與陞科

  陞科-明清定制謂開墾荒地,滿規定年限(水田六年,旱田十年)后,

       就按照普通田地收稅條例征收錢糧。科,科稅。

 

 

1765郭錫瑠抑鬱而終

1767郭元芬與蕭妙興訂定大坪林圳水梘橋合約,修築碧潭取水口

  瑠公圳的水梘橋「過水橋」通過了大坪林圳、霧裡薛圳的圳道。

  霧裡薛圳在景美溪處,瑠公圳設置的過水木梘竟成為行人過河時

  方便通行的道路,造成設施一再損壞,

  郭元芬於是將其改成尖底「菜刀梘」,

  防止民眾踩踏,形成奇特的景觀。

大坪林圳的正名與瑠公圳

1768淡水同治親赴青潭口勘察,劃地五庄界線分管在案

1773訂定<大坪林五莊仝立公訂水路車路合約

1901日治時期指定大坪林圳為公共埤圳

1907瑠公圳與霧裡薛圳併入」瑠公水利組合」

1945改組成立「文山水利會」

1956管理大坪林圳的「文山水利會」併入「瑠公水利會」,

      更名為「台灣省瑠公農田水利會」→消失的大坪林圳

1968改組為「台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

2015大坪林圳引水石腔的正名運動,重現新店地方開墾史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