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山產的染料植物,以「大青」最具經濟價值。大青學名馬藍,葉片富含藍靛素,製成的藍靛染料染成的紺藍素地棉麻布料,顏色沈穩大方,實用耐髒,是台灣早期民間服飾的主要色彩。1795~1820年間,有人從上海攜帶

新店山區生產的染料植物,以「大青」最具經濟價值。大青學名馬藍,葉片富含藍靛素,製成的藍靛染料染成的紺藍素地棉麻布料,顏色沈穩大方,實用耐髒,是台灣早期民間服飾的主要色彩。1795~1820年間,有人從上海攜帶大青苗木在深坑附近試種,因氣候、土壤適宜而大量繁殖,於是文山堡各地山腳普遍種植。1851~1861年間達到顛峰

大青苗木在深坑附近試種,因氣候、土壤適宜而大量繁殖,於是文山堡各地山腳普遍種植。1851~1861年間達到顛峰。

新店山區生產的染料植物,以「大青」最具經濟價值。大青學名馬藍,葉片富含藍靛素,製成的藍靛染料染成的紺藍素地棉麻布料,顏色沈穩大方,實用耐髒,是台灣早期民間服飾的主要色彩。1795~1820年間,有人從上海攜帶大青苗木在深坑附近試種,因氣候、土壤適宜而大量繁殖,於是文山堡各地山腳普遍種植。1851~1861年間達到顛峰最賤最易生長的大菁種植容易,第二年便可收成販售。當漢人在明清之際移民入台時,便將這項最易謀求溫飽的謀生技能帶進來。1907年(明治40)深坑廳編著的《深坑廳第二統計書》對轄域內藍靛產業的經營方式有詳盡的訪查記載:「藍是管內特有的產物,於嘉慶初年(1796~1800)由上海攜苗種在深坑街附近試種,因氣候適合,文山堡地區即使是山腳一帶地區,也都甚為適宜,故繁植頗速。」

咸豐年間(1851~1861)達於極點。中國人的合資公司,稱為臺北北郊的 ,投資四、五十萬元,貸款於農民,獎勵付他們移往其他地方來栽培,一時從業者七、八千人,耕作區域往番地來發展,每年製藍產量一千四、五百萬斤,值一百二、三十萬兩。」

嘉慶(1796~1800)初年,有人從上海攜帶大菁的苗木在深坑附近試種,因氣候、土壤適宜而大量繁殖,於是文山堡各地山腳一帶均普遍種植。咸豐(1851~1861)年間,達到顛峰。以新店多山多雨的的地理環境,適合種植大菁藍草,製造出來的藍靛品質極佳,當時江南地區織染業發達,對染料需求至殷,品質優良的臺灣藍靛甚受歡迎,在江南地區頗負盛名。 因為大陸內地的需求量增加,藍染產業才興盛起來。 根據日人在明治三十四年(1901)的調查,「在三、四十年前,僅僅文山堡一帶之山地,每月即有四、五萬斤之泥藍自楓仔林河運出,販至臺北艋舺」。從這些官方的的正式調查和文獻檔案,在在證明,在十九世紀六○、七○年代,文山地區製藍產業十分發達。

清朝末年,法國人Imbaut-Huarth對新店的見實紀錄是:「在流經艋舺之前,淡水河猶是兩股,一股來自東南,沿著土人的領土邊界,穿過一些甘蔗和藍草的園地,並灌溉了那河名所來的新店。」。由此可見清末時期,新店山區種植藍草(大菁)規模之大。

【註1C. Imbaut-Huart著,黎列文譯(台灣島之歷史與地誌),新叢5619591885原刊,P.87

為求大菁生產及藍靛供應穩定,獎勵山藍的栽培生產,艋舺的郊商和染坊和山藍的栽培者簽訂契約,預先貸款給山藍栽培者,生產的山藍賣給投資的艋舺郊商和染坊。楊漢龍於大正5年(191612月,發表於臺灣農報『台北廳下各地山藍相關產業調查』。

下面是在山藍的產地所做關於其栽培、製造等事項,利用公餘時間所做的調查,並附記大稻埕關於染料的市場及染料業的現況等。

()    各區山藍栽培沿革及現況:

新店區

    關於山藍栽培的嚴格、來源並無翔實的記載,所以無法確知其來源,但根據古老的傳說:約在50年前艋舺的北郊,就是以泥藍輸出為主的「北清貿易商」(現艋舺區長吳昌才氏的父親為股東之一)營業項目

外銷盛況

在山藍的名產地─新店支廳下的大粗坑及平廣坑招募多數的耕作者,在一定的規約下預先貸款給耕作者,其所生產的山藍賣給投資者,以這種方法獎勵山藍的栽培。為了確保「前貸金」能安全回收,派監督者時時監督耕作者的作業情形,一方面捐錢給行政官廳,以酬謝官廳下達命令並協助監督耕作者,故耕作者因工作的怠慢而被收回「前貸金」的例子很少。而投資者從耕作者方買下的泥藍都可用很高的價錢輸出到天津、寧波等地,一時達到極致的盛況。

其後市價暴跌加上蕃人的襲害,投資數十萬圓作為耕作費的前貸金,但山藍的栽培未如預期結果,漸成荒廢的狀態,現今僅剩下兩個村子的畸零地及偏僻地還種有山藍。然而最近受到戰亂的影響,新店土名十四張的劉隆經氏,在自己的開墾地種有百餘甲的山藍,才開始有復甦的情況。

另外,荒井泰治氏在新店支廳下的大粗坑有二、三百甲的開墾地,雇用許木為工頭,在前述土地種植山藍,目前製藍設備在準備中。

根據耆老們的口述,許多新店山區如磺窟的獅仔頭山、猴湖,廣興的小坑、四寮、幼瀨,平廣溪沿岸,屈尺的山腳、翡翠水庫淹水區、火燒樟,粗坑里的赤皮湖、雙坑嘴,龜山里的大粗坑等地,都曾栽植滿山遍野的大菁,處處可見製作藍靛的藍色魔法池「菁礐池」,耆老們也都親眼見過。

早期在新店墾拓有成的家族,如十四張劉家、赤皮湖廖家、猴湖蔡家,從他們家族碑文或墾批文字當中,都可尋出他們植菁製藍的輝煌過往。

(廖家宅第)

(劉氏家廟)

(猴胡蔡家祖厝)

大青沒落

1860年台灣對外開放通商口岸後,在英商的推動引薦下,台灣的茶葉揚名國際,深受歐美人士喜愛,北部製茶業逐漸興起,植茶獲利遠大於大菁,多數農民因此將藍圃改為茶園,引致製藍業的衰退。加以德國的人造靛藍研製成功,人造靛藍使用便利,便捨棄了傳統的天然靛藍。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進口染布不斷增多,民間衣物色彩的選擇逐漸豐富多元,使得臺灣的製藍業、染布業漸走下坡,終至一蹶不振。山藍的衰退與消失極為迅速,甚至有許多世居新店的民眾,不知大菁是何物,更不知大菁是新店早期重要的產業。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