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龜山水利發電廠 圖文/周義雄

 

龜山發電廠簡介(一)

「龜山發電廠」位於新店市南、北勢溪匯流處的龜山里,從「翡翠大橋」前方斜坡產業道路下去,到路底就可以看到這棟外表殘破不堪的建物。它是西元1902年日本企業家土倉龍次郎,發現新店山區擁有豐富的林木與水力資源,向日本「台灣總督府」申請成立「台北電力株式會社」,後來因土倉家族經濟惡化,而被「台灣總督府」收購經營。至1905年10月15日興建完工通電,供應台北城、大稻埕及艋舺地區官、民使用,它也是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

 

 

龜山發電廠簡介(二)

「龜山發電廠」原為斜頂舖瓦的磚木構造建物,因緊鄰南勢溪畔,在電廠營運後六年(西元1911年)慘遭大水淹沒,而於1913年重新改建,將機組和廠房墊高以防洪水,使電廠建築變成鐵筋混凝土平頂建築物。從這裡看去,電廠下半部就是墊高的。
電廠山牆有著「台灣總督府」的『台』字徽章,山牆有代表電力的閃電紋斜邊。山牆下三個陶管,從這些特徵看來,這棟建築與電力相關性。

 

龜山發電廠簡介(三)

1943年停止運轉,歷經38年電廠走入歷史,3部發電機組拆下移至台東「大南水力發電所」,而此地亦被「台電公司」於1968年以「無業務上保留價值或需要」標售,成為私人產業,也因地處河岸水利地無開發價值而棄置荒廢,令人不勝噓唏!

龜山發電遺址位置圖

龜山發電廠遺跡(四)

 

龜山發電廠遺跡(五)

照片中, 場內面積大約120坪,全無立柱支撐,隱約可以看到屋頂上的鐵架橫樑,所看到的應該是正門入口。

 

龜山發電廠遺跡(六)

「圓拱形門窗」帶有日據時期巴洛克式建築味道,這棟建築位於溪邊,除了在1911、1912年遭水淹過後,電廠墊高,但於1924年又遭更大洪水淹沒,聽說在牆上還遺留當時人員註記「大正十三年八月五日午后七時」的字跡,只是太暗找不到。

 

龜山發電廠遺跡(七)

地面上有厚實的混凝土及坑洞,這應該是當年發電機安裝的地方。這座電廠因發電量有限,遂於1941年在對面大粗坑山北勢溪旁,又蓋了一座新「龜山發電廠」,亦就是現在所稱的「桂山電廠」。它的攔水壩在「龜山壩」更上游,南勢溪被其截用,水量大幅降低,終於在1943年停止運轉。

 

龜山壩遺跡(一)

「龜山發電廠」採川流式發電,也就是在電廠上游處築壩引水,利用水位落差發電。在龜山上游約2公里「栗子園」的地方,右側南勢溪中可以看到被沖毀像梳子一格格的壩體,一般稱它為「龜山壩」,民(99)年第一次看到時還以為是舊橋座。

 

龜山壩遺跡(二)

攔截南勢溪的「龜山壩」,是台灣第一座攔水壩,除了取水發電外,還築有「魚梯」,讓迴游魚類上溯返家產卵,兼顧生態自然令人佩服。從舊資料顯示,「魚梯」的位置應該在壩體的左側,也就是靠山的那一側,現在好像看不出來。

攔截南勢溪的「龜山壩」,是台灣第一座攔水壩,除了取水發電外,還築有「魚梯」,讓迴游魚類上溯返家產卵,兼顧生態自然令人佩服。從舊資料顯示,「魚梯」的位置應該在壩體的左側,也就是靠山的那一側,現在好像看不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