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群聚的大菁)

         在化學染料發明以前,染色原料由天然礦物、植物、動物提煉製成,其中植物染料因可大量栽培收集,取材較容易,所以應用最廣。

        可製天然染料的植物俯拾皆是,

         
如大菁(藍色)、

薯榔塊莖(茶褐色)、
檳榔果實(紅褐色)、福木枝葉(黃色)、相思樹枝葉(黃、橘褐色)、咸豐草枝葉(淡黃色)、楊梅樹皮(咖啡色)、

七里香枝葉(綠色)。

 

        民間食用的蔬果可製成天然染料更比比皆是,如桑椹(紫色)、檳榔果實(紅褐色)、

絲瓜葉(草綠色)可提煉黃綠色染料、芭蕉汁(深褐色)、蓮蓬(咖啡色、灰黑色)、

洋蔥皮(茶色、黃色)等等,不勝枚舉。

(圖/薯榔塊莖)

         早期經濟型態以農墾為主,漁撈為輔,需要使用大量的繩索、漁網、布袋等用具。為使這些用具耐髒、防潮、防蟲、耐用,大量使用薯榔的塊莖製成茶褐色染料。薯榔的粗大塊莖不能食用,但是富含膠質,帶有黏液,更含豐富的丹寧酸,經薯榔染色的纖維不但變得堅韌牢固,同時具有防潮與防蟲的功能。山區到處可找到野生的薯榔,植株不需栽種,是早期臺灣原住民最常使用的染材。尤其在二次大戰期間,民生物質缺乏,染料取得不易,野生的薯榔在山中取之不盡,茶褐色遂成為當時民間衣著最普遍的顏色。

         隨著經濟發展,由農耕漁獵進入商業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越來越頻繁。為了給對方良好印象,人們越來越注重適度的打扮,合宜的衣著,於是服飾顏色的搭配更不能忽視。

         化學染料發明後,因使用便利,大受歡迎,被大量使用,植物染料曾一度過氣被冷落不用。直到穿著化學染料的衣物而引起皮膚過敏的情況越來越多,大家才想起天然的最好,加以用心良苦的工藝家將植物染朝「文化創意產業」闡揚發展,在社區活動和學校研習中推廣植物染教學,植物染文化才得以稍為重受重視。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