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831日王忠耆老來文史館與志工分享四崁水產業故事,耆老有備而來:袋子中有大菁枝葉、薯榔、本樟、芳樟、牛樟樣本,60年代最後一批樟腦油樣品……,熱忱感人。

 

 

  記得2010年文史學會編寫「村光乍現」,與王忠耆老有了第一次接觸,之後文史館年度特展新店百景、新店產業……,藉由王忠耆老的協助,不管是經驗分享、相關人員的推介,讓我從毫無頭緒不知如何開始,到今天對新店有些微認識,都要感謝這位貴人。

  四坎水,一般人最熟悉的路徑是由龜山過大橋去吃桂山電廠的冰棒,從4月賣到11月的電廠冰棒,高CP值假日大排長龍,採取拿號碼牌叫號選購,販售部前還是像吵雜的菜市場,熱門品早早賣完冰棒供不應求,外頭急著想嘗裡面急著出不了貨做不出冰棒拌嘴。然後又吃又帶,心滿意足回家囉。其實沿著蜿蜒的山路可達大桶山登山口,也能體驗四坎水名稱由來的四港水流,從綠林中奔騰跳躍水道形成層層小瀑布往山下流洩之美。寧靜美好的氛圍與剛剛的喧囂近在咫尺,截然不同。

  1935年出生的王忠就在往四坎水華林農場的半路上,祖籍大陸福建漳州來台居桃園大溪,祖父時 才遷居新店四崁水。初見面已經75歲的他溫柔體貼照顧98歲的母親,想到彩衣娛親的老萊子,讓人動容。

  經由王耆老連絡,我們得以進入文化大學的華林農場,看到農場中的氣象測量儀器、可充當水管引水的巨竹,走進隘勇線營盤遺跡,發現老鷹築巢地、製阿薩姆紅茶的茶樹,更因此發現大溪的樟腦油故事,也透過他認識橘子達人吃到早生溫州蜜柑,找到屬於四坎水伐樟焗腦的樟腦牌。

  新店藍染產業?問王耆老準能解惑,他帶著我們到他的竹園看大菁,早年種植藍草逸出的植物,讓我們由植物染布追到源頭,看到大菁真面目。賞櫻,不遠求,山路旁的櫻花樹是耆老父子的貢獻,想吃野蜂蜜的味道,耆老現榨給你。不是開玩笑,王忠由如何製蜂箱蜂板到引野蜂入箱到何時採蜜採蜂膠,我們可是跟著他到野外實作,戰利品當然是買罐純正的野蜂蜜回家消暑。

  順著桂山路走到山頂往大桶山登山口反方向,是探訪翡翠水庫集水區的秘境,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當地人種茶養野蜂的地方,翻過山可達新竹飛鳳山,遇過挑戰旅途的登山客,遇見更多的是賞蝶、賞鳥或蕨友,來此踏查研究。這區也屬於王忠家人種茶養蜂範圍。

  文史館中展示王忠出借的片樟腦片的鋒子,這是他從事焗腦工作的證據。民國60年代還有焗樟腦油產業,但野外樟木漸稀,樟腦油的運用被化學品取代,耆老雖然保留片樟的鋒子但只剩鐵器部分,為還原工具本色,才知道鋒子柄用的是九層木,而九層木(赤皮仔),新店區就有赤皮這小地名,可想見當年赤柯盛況,可惜大量砍伐下,現在要看得費心找了。赤皮是堅硬的殼斗科赤柯樹木,早年鋤頭柄、刀柄材料,這是田野調查有趣的部分,解決一樣疑惑連帶也把其它困惑給釐清了。

活一天做一天,依季節挖筍採蜜植樹,閒暇時寫書法、閱讀、參與一貫道宗教活動,家人毎日共進晚餐,這是王忠耆老的生活,勤奮、澹泊、堅毅的生命態度,在他身上展現真正台灣人的精神。

arrow
arrow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