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溪支流之一的青潭溪,發源於石碇區境內二格山與雷公埤山之間的鞍部,向西流經青潭境內蕃薯寮、十分仔、雙坑、稻仔園,最後在打鐵寮南青宮附近注入新店溪,全長約9.75公里。隨著山區地勢而下,流至稻仔園,進入平緩坡地,河道寬廣,轉彎之處,溪水撞擊山壁,漩渦迴漩成深潭,但現在的溪道整治,潭景幾已不見。

油車坑出生長大的耆老吳添丁(88歲)回憶,大概十多歲,在沈厝附近耕種,每當播新田時,總要花很多時間在插竹竿、圍籬笆,而且四周都要圍得密密麻麻,否則新苗會被闖入田裡的雞鴨吃掉。但就在插竹子時,發現泥土下面有很多的小石頭,很好奇的回家問長輩,泥土下面怎會都是那種在溪埔才有的石仔?!他聽長輩告訴他的竟是「古早,溪有可能是按那邊(今沈厝前方)來的!』

光復之前,溪是從今郵政局宿舍後面,沿著山壁彎過來,在一棵大夯鼓樹邊(土連霧樹)的石壁處形成深潭,當地人稱「夯鼓潭」,又稱「夯鼓潭」所在處為「溪頭」。當農戶須要水灌溉、淹稻田,就在溪頭,找適當的地點,搬大大小小的石頭堆疊、填補,形成如一迷你版的水庫,再挖渠道至田邊,引水灌溉,因此圳溝一般都不大

光復後,上游的青溪山莊、郵政總局、中央印製廠陸續進入青潭,紛紛做起駁坎來擋水,與溪爭地,致使青潭溪改道,夯鼓樹沒了、「夯鼓潭」不見了,上頭蓋起了房子,油車坑土地公廟也搬來此。

再往下游,溪水直衝「崩山仔」大石壁,因溪道轉彎又成一潭,稱「崩山潭」。「崩山潭」上高起的小山崙,可是跳水玩樂的好地方呢!因北宜公路拓寬及青潭溪的護岸工程,小山崙被剷平了,「崩山潭」不見了。「崩山仔」是因為石壁常有碎石崩落而得名,如今早已蓋起大廈,是為潭天社區。

耆老們最津津樂道的:日本人在戰爭期間,在「崩山仔」的山壁中挖了很多山洞,存有至少兩年用的糖,戰敗撤離台灣,儲存的物品,成為當地居民的補給品。

 

圖:崩山潭

溪水繼續往下流,流至今青潭河濱公園,又來一個彎,此地或許早年有破房子,此潭就稱為「破厝潭」。光復後在那附近有一軍用耙場,一邊是溪一邊是山,射擊練習時,出入口用紅線圍住,定出安全距離。每次的射擊練習,總是吸引很多人,帶著小耙子、小鋤頭和小水桶進入,努力挖出鑲嵌在山壁內的子彈殼,小孩子喜歡賣給專收破銅爛鐵的,換些私房錢,或麥芽糖甜甜嘴。

 

說起「破厝潭」,6歲即失去父母的吳添丁想起了小時候,爸爸還在世,帶著他到「破厝潭」邊釣魚,那窟潭又深又黑,潭邊是稻田,爸爸把釣上來的魚,放在田裏,讓他在那裡玩水,記憶中,這是和爸爸最後的相處。這麼久了,父母的樣子也已糢糊了,聽人家說爸爸很愛漂亮,就在要斷氣前還起身,用梳子把頭髮梳的乾乾淨淨、漂漂亮亮的,才躺下去就走了。而今88歲的吳添丁,就像他形容愛漂亮的爸爸,每天總是把頭髮梳得光亮亮,精神抖擻的在店裡,為上門的客人,打理出亮麗的門面!

 

溪水繼續往下流,流至今青潭橋前處,又有一深潭,潭水青綠,人稱「青潭」。岸邊有如碧潭小赤壁的岩石,林木茂盛,潭邊石頭壁約有一層樓高,上頭有一凹面,剛好可給小孩子爬上去,走上石頭往水裡跳。附近還有一湧泉,冰涼清澈之泉,至今仍汨汨流,從不間斷!

圖:青潭

圖:青潭溪邊湧泉

民國60年夏天,青潭上方成立「青潭立體游泳池」,也曾轟動一時,擁有非常新進的設施,如人工海浪游泳池、遊客可在池中踩水上腳踏車、高空滑水道、高空跳水,甚至在青潭溪中鋪上整齊有序的石頭,讓遊客輕鬆過溪,業者還買下青潭溪對岸的山坡,讓坡地成為滑雪場。可惜每年只能開門三個月,氣溫一降,水冷人散,維護費用高,經營不易,民國68年左右即停業,將場地外租,民國70年後蓋起公寓,如今只留下橫跨青潭溪至滑雪場的鐵橋,憑弔昔日風華!

 

民國65年7月兩倍寬的新青潭橋竣工,長40公尺、寬13公尺,從此「青潭」美景不再,廢水污染、石壁被敷上水泥了….,想念「青潭」石壁時,只能在水泥壁中,慢慢尋找痕跡!

 

圖:原青潭游泳池往划雪場的鐵橋

圖:今日浣衣婦,前方為破厝潭

當然,潭之所在,也是村民抓魚、游泳、玩水、跳水的美好記憶所在,青潭溪更是村婦洗衣的好地方,她們在溪裡,用石頭圍成一小水池,拿石頭當洗衣板,各占一方,洗衣時聊天說八卦,是辛苦操勞家事的媽媽們,在那辛苦的年代裡,最值得回味的生活小樂趣!難怪北宜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志隆這樣形容青潭溪:「這裡是青潭放送頭」,庒裡大大小小的事都在這裡被交換、被傳播,而成為人人皆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新店文史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